潮州佬卤猪脚 香菇苹果去腥味
长午饭|廖朝骥(新纪元大学学院助理教授)
我父亲来自海南万宁,母亲则是海南文昌,我也算是纯种的海南仔,脑后勺是平的。记忆中,比起猪脚,更早登上餐桌的是猪尾巴——黑豆猪尾巴汤。这对祖父与父亲而言,是进补的菜肴,而我们的孩子偶尔能尝到一碗,可能因为从小就吃这个,所以那条像手指一样的猪尾巴末端,并未给我留下什么阴影。
猪脚的出现,是在我上小学时,母亲梅桂姐不知何故,钟情于煮猪脚。那个煮法,至今想起来,仍让我觉得非常有趣。我们家的卤猪脚是要放醋、黑酱油、辣椒干的,而且在猪脚煮得差不多时,就会把豆腐和鸡蛋一起放进去继续卤煮。我们曾有一个大陶锅,专门用来煮猪脚的。
对,我现在说的是猪脚,就是后脚部分,带有一大块臀肉的那个,而不是猪手,前脚的部分。

潮州猪脚出锅了。
猪手猪脚或蹄膀
我曾经分不清猪手和猪脚。杭州西湖边上的饭馆的外带区,一个个排列整齐的红烧蹄膀,看起来就像红丝绒蛋糕(Red Velvet Cake)。我外带了一个拳头大小的蹄膀,装在塑料袋里,一边啃咬,一边漫步在西湖边,诗情画意对我来说无足轻重,手忙口不停,一嘴的油腻。
我问我的挚友,蹄膀是猪的哪个部位?挚友说:“就是猪脚啊”。
我去了巴刹的猪肉铺,肉贩不知道蹄膀是哪个部位,我问:“不是猪脚吗?”
他就甩出前腿(猪手),后腿(猪脚)说:“猪脚都在这里,你拿哪一只?”
我把整个的猪后腿,上下前后摆弄了半天才发现,只要把脚趾连着小腿骨的部分整个切掉,剩下的那一坨部分接着猪臀,正好就是一个圆形的肉,这就是蹄膀了。

潮州猪脚卤料。
福建卤Vs潮州卤
福建卤,主要是用酱油、老抽,猪脚卤出来,肉不可以太烂,要有嚼劲。在福建、台湾一带有卖猪脚饭的店家,唐厨(唐南发)看到,一定要坐下来大口吃上两大碗猪脚。
我们在马六甲老李记吃碳烤叉烧和烧肉,发现他们还有卖潮州卤猪脚。那一碗潮式卤猪脚,个个乌黑完整,轻轻一拨就能骨肉分离,筋脉清晰可见,黑白分明,充满了古早味。我一直想要找一位潮州佬来我家做一顿卤猪脚,再现一顿潮式的“古早味”。
同事吴振声主任,闲暇时也喜欢在家里做菜。他也是纯种的潮州人,双亲都是祖籍饶平。我曾请他口授如何做潮州卤猪脚,他详细地分享了他家的烹调方法及自己的改良版。
“我会用苹果来去腥。”
“苹果?”我惊讶地问。
“这是我看洋人烹调时,偷学回来的,这样卤法,会有果香。”
终于,我们以“市议员”为名聚餐,一起耍厨房吃一顿长午饭,顺便聊聊他接下来的生涯规划。为此,我准备做台式凤梨苦瓜鸡、油焖虾、厦门口味的酱油水炒啦啦,还有剁椒鱼头。
“主任,你就做正宗的潮州卤猪脚吧。”我提议。
他笑着回应:“我不敢说正宗啦,万一其他潮州人说我乱做,我就做我家的口味。”

加入苹果有去腥作用。
烹调蔬果香气高汤
当天,振声潮州卤猪脚就在我家厨房完整地上演。由于厨房设备和时间的考量,他最后决定用高压锅来煮这个猪脚,放弃了他们家一般的烹调方法,那就是先煮好,第二天再吃。虽然如此,我在现场看,还是被这个烹调的流程吸引住了。
首先,猪脚去腥,除了已知的用冷水煮沸的方法外,振声的去腥方式,是把猪脚放入钢锅,注入冷水,然后,加入姜片、整个的生蒜、一颗带根的香菜、清葱、洋葱、红萝卜以及他的秘方“一个未泡发的香菇和苹果”。看着这一锅类似煮ABC汤的方式来处理猪脚,我觉得非常有趣。
水滚开后,猪脚的血渍和杂质会慢慢浮出来,我们需要把浮沫撇走,然后,再加一碗凉水,再让水滚开,再撇浮沫,如此反复几次,直到汤水变得清澈。此时的汤,其实已经是类似高汤的了,我尝了一口,有蔬果的香气。

白伟权(左起)、作者和吴振声一同午餐。
香菜火蒜两大诀窍
然后,空出锅,热锅凉油,先加入姜片、红葱头以及他的一个妙招,“一颗带根的香菜”,翻炒出焦香味后,把香菜取出。然后,再放入辣椒干和他的另一个诀窍,“一颗火蒜”,炒香。倒入猪脚和泡发后的香菇,加入花雕酒翻炒。加入一半的清水和一半刚才煮猪脚的高汤,没过猪脚,加入冰糖、盐和生抽调味,再加些老抽上色。
振声喜欢在卤猪脚加入栗子,煮滚后用高压锅压半个小时。第一次,猪脚还发硬,再压一次。他满意了,起锅前再大火烧开,略调味,振声潮州卤猪脚大功告成。

潮州卤猪脚配料。
【振声潮州卤猪脚食谱】
猪脚去腥食材:
猪脚一个
蒜头整颗
姜片
青葱
洋葱
香菜
红萝卜
苹果
未泡发的香菇
猪脚卤煮食材:
辣椒干
香菜(带根)
火蒜
花雕酒
冰糖
盐
生抽
老抽
红葱头
卤猪脚好伙伴:
栗子
泡发香菇
猪脚去腥做法:
1.把猪脚放入钢锅,注入冷水。
2.加入姜片、生蒜、带根的香菜、清葱、洋葱、红萝卜、未泡发的香菇和苹果。
3.等水滚开后,猪脚的血渍和杂质会慢慢浮出来,需要把浮沫撇走。
4.再加一碗水滚开,再撇浮沫,反复几次,直到汤水变得清澈。
5.取出汤一半,拿走其它配料,多余的汤可以冷冻,以后当高汤使用。
卤煮猪脚做法:
1.空出锅,热锅凉油,先加入姜片、红葱头以及带根的香菜,翻炒出焦香味后,取出香菜。
2.再放入辣椒干和火蒜,炒香。
3.倒入猪脚和泡发后的香菇,加入花雕酒翻炒。
4.加入一半的清水和一半刚才煮猪脚的高汤,要能没过猪脚。
5.加入冰糖、盐和生抽调味,再加些老抽上色。
6.加入栗子,煮滚后用高压锅煮约半个小时。
7.起锅前再大火烧开,略调味,振声潮州卤猪脚出锅。
我家年味菜 海南万宁白水煮猪肉
长午饭|廖朝骥(新纪元大学学院助理教授)
说起过年,很多人都感慨,如今的“年味”越来越淡了。特别是在吉隆坡、新加坡,这些游子城,农历新年似乎只是几天的公共假期。许多人说,要找回年味,还是得回老家。但老家究竟在哪里?是祖籍?是童年成长的地方?还是如今安身立命之处?
对我家小孩来说,加影锡米山或许可以说是他们的“故乡”。他们的成长轨迹几乎只在房间、学校、公寓的周遭。
许多人住在公寓,是因为觉得安全,但邻里间的互动微乎其微,彼此不熟,年节时更没有那种左邻右舍串门拜年的热闹感。所以,对他们来说,真正的年味,可能只有跟着我回到我的老家永平才能体会。但我的老家,并不是他们的老家。
他们的“家”,或许就是现在住的房子,自己的房间,以及那张熟悉的餐桌。
大菜带着时代印记
过去,团圆饭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餐,大家都会多花些心思准备,家家户户都会有一顿丰盛的饭菜。而这些“大菜”,往往带着时代的印记——在物质匮乏的年代,它们象征着难得的富足和团圆。一只整鸡、一只卤鸭、一锅卤猪脚、一条清蒸斗鲳等。然而,如今物质丰裕,餐馆林立,最近加上了中式餐馆的盛行,许多大菜不用等到过年,都有机会吃到。
年味要刻意创造
自从,我胡打胡闹过年时在厨房里,似模似样地张罗年菜多年,我也逐渐意识到,年味,其实是需要刻意创造的。
人的一生都在创造回忆,因为每一个“当下”都会成为过去,而记忆是需要被创造以供未来的自己反刍。年味也是如此,它不会凭空出现,也不会消失,只要我们依旧去操持,甚至刻意安排去塑造家族自己的年味。
尽管我每年都会尝试做不同的菜,但唯独有一道菜,是过年餐桌上不可或缺的,那就是白水煮五花肉。这道菜极其简单,但对我们家来说,它的象征意义深远,也承载着祖父母来自海南万宁的味道。

上菜咯!
白水煮最家常做法
为什么它会成为年菜?在祖父母的年代,猪肉虽不算稀罕,但在我们家,也不是能顿顿吃上。唯有到了过年,才能买上一整块五花肉,全家围坐一起,好好地享受一顿吃肉的自由。
在海南万宁,我们不像福建人那样以黑卤煮为主,白水煮反倒是最家常的做法。
今天,很多人爱吃海南鸡饭,我常跟朋友开玩笑说,海南鸡好吃的秘诀,就在于保留了白水煮鸡最佳的风味,碰上厨艺好的家厨,你还可以吃到有鸡红的鸡腿。
白水煮五花肉也是同理——这道菜的美味,不靠复杂的调料,而是凭借猪肉本身的鲜甜,以及那一整盘端上桌的丰盈感,象征着“过个大肥年”。当然,如今讲“肥年”已经不合时宜,但在老一辈眼中,过年就该丰盛,寓意富足。
猪肉软嫩带甜
这道菜虽然简单,却要掌握好火候。煮得太熟,肉质干柴;煮得不够,又会带点腥气。最理想的状态,是让五花肉保持八至九分熟,入口软嫩,并带有肉本身的甜。

年味,其实是需要刻意创造的。今年除夕的年夜饭是由我、佳木、大嫂和二姐煮了这么一大桌子的年菜。
一年一度欢喜“忙活”
我年年做这道菜,就是为了营造过年的氛围,让家人吃上一口“记忆中的味道”。仪式感的本质,就是让某一刻变得与众不同,而年菜,就是让某一天的饭桌,成为一年之中最特别的一餐。
每当这道菜上桌,爸爸妈妈、哥哥姐姐就会说起一些祖父祖母的往事,有些故事,我也没听过。但是,这些话题总让我觉得很有意思,仿佛阿公阿婆就坐在一旁听我们说话。
我们会感慨,年味越来越淡了,但年味从来不会自己留下,它需要我们用心去维系。与其叹息,不如主动创造。回家时,别只是窝在沙发上刷手机,或躲在房间裡,多主动做些家务事、聊天,去厨房当个下手,动手做一两道菜。
或许,这些菜不必是你家乡的传统年菜,但只要是家人每年都期待的,那就是属于你们家的年味。让这些“忙活”变成一年一度的习惯,成为过年的必备,年味就能一代代地传承下去。

“海南万宁白水煮五花肉”食谱
食材:
新鲜五花肉(正方形),1公斤
姜片两块,拍碎
青葱段(多多都无所谓)
中国大蒜,1条
清水,适量
蘸料:
盐巴
做法:
1.处理五花肉:选购新鲜的五花肉,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时,去除血水(这一步能有效去腥)。
2.正式煮肉:换一锅干净的清水,加入五花肉和姜块、葱段、蒜段大火煮开后转小火,保持微微翻滚的状态,煮约25至-30分钟,直到肉质熟透但仍保持弹性。
3.判断熟度:用筷子轻轻插入五花肉,能顺利穿透但没有血水渗出,即可关火。将五花肉取出,稍微放凉。
4.切片摆盘:用锋利的刀将五花肉切成薄片,整齐地摆放在盘中。

阿公与新年的印象就是,老人家喜欢将祭祖之后的年糕蒸热,再将一把拌盐的椰丝撒在软糯的年糕上。这也是廖家的年味之一。